4、工業以太網交換機的產品分類?
工業以太網交換機可按管理性分為非管理交換機及管理型交換機,主要的區別在對于高級網絡的管理功能及是否支持冗余備份功能,也可按照端口速率及結構來劃分。
5、什么是交換機背板帶寬?
交換機的背板帶寬,是工業交換機接口處理器或接口卡和數據總線間所能吞吐的比較大數據量。背板帶寬標志了交換機總的數據交換能力,單位為Gbps,也叫交換帶寬,一般的交換機的背板帶寬從幾Gbps到上百Gbps不等。一臺交換機的背板帶寬越高,所能處理數據的能力就越強,但同時設計成本也會越高。
6、什么是交換機包轉發率?
交換機的包轉發率標志了交換機轉發數據包能力的大小。單位一般為pps(包每秒),一般交換機的包轉發率在幾十Kpps到幾百Mpps不等。包轉發速率是指工業交換機每秒可以轉發多少百萬個數據包(Mpps),即交換機能同時轉發的數據包的數量。包轉發率以數據包為單位體現了交換機的交換能力。 千兆以太網一致性測試;江蘇以太網測試調試
10GBase-T/MGBase-T/NBase-T的測試
10GBase-T是IEEE在2006年推出的10G以太網的標準,用于在服務器、數據交換機間用雙絞線和RJ-45接口實現10Gbps的信號傳輸。10GBase-T的實現方法與1000Base-T的實現方法類似,都是同時在4對雙絞線上進行雙向的數據傳輸,但是采用了更復雜的信號調制技術(PAM-16)、更高級的噪聲抑制(Tomlinson-HarashimaPrecoding信道均衡)、更復雜的編碼方法(加擾/解擾、LDPC編碼)以及更好的傳輸網線(6類線)來實現10Gbps的以太網信號傳輸。在CAT6a或更好的網線上,10GBase-T信號可以傳輸100m,在普通的CAT6網線上,傳輸距離可到30多米。圖7.19是10GBase-T以太網的總線架構。 中國澳門多端口矩陣測試以太網測試以太網抖動測試中對測試電纜的要求;
7、選擇工業以太網交換機主要參考那些因素?
a、背板帶寬,二/三層交換吞吐率。
b、VLAN類型和數量。
c、交換機端口數量及類型。
d、支持網絡管理的協議和方法。需要交換機提供更加方便和集中式的管理。
e、Qos、802.1q優先級控制、802.1X、802.3X的支持。
f、電磁兼容、冗余備份的支持。
g、交換機的交換緩存和端口緩存、主存、轉發延時等參數。
h、是否支持雙電源冗余輸入,防護等級,MAC地址表是否自動更新,線速轉發,MAC地址表大小等都是值得考慮的參數,應根據實際情況考察。
有線以太網與無線網絡類似,有線網絡在終端之間以數據幀的方式進行傳輸。目前,通信速率有100Base-TX(100Mbit/s快速以太網)、千兆以太網(1Gbit/s)、萬兆以太網(10Gbit/s)和100G以太網(100Gbit/s)。對于大多數應用,千兆以太網可以在常規的網線上正常工作,如CAT5e和CAT6線纜。這些線纜符合1000BASE-T標準,即IEEE802.3ab。千兆以太網接口符合802.3ab-1999(CL40)標準,需要四對線或通道。因此每個通道的編碼傳輸速率是125兆(MBd),帶寬為62.5MHz(每個編碼2位數據)。1000BASE-T(千兆以太網)的差分信號典型值是750mV,負載100Ω時的限值為820mV>Vsignal>670mV。工業以太網的協議結構包含哪幾層;
資源共享能力強
隨著Internet/ Intranet的發展,以太網已滲透到各個角落,網絡上的用戶已解除了資源地理位置上的束縛,在聯入互聯網的任何一臺計算機上就能瀏覽工業控制現場的數據,實現“控管一體化”,這是其他任何一種現場總線都無法比擬的。
可持續發展潛力大
以太網的引入將為控制系統的后續發展提供可能性,用戶在技術升級方面無需獨自的研究投入,對于這一點,任何現有的現場總線技術都是無法比擬的。同時,機器人技術、智能技術的發展都要求通信網絡具有更高的帶寬和性能,通信協議有更高的靈活性,這些要求以太網都能很好地滿足。 工業以太網的優點有哪些;廣西以太網測試保養
車載以太網實施及驗證的要求;江蘇以太網測試調試
另外,對于以太網測試來說,還需要測試被測件的回波損耗(即S11反射參數),以考量 被測件的阻抗匹配情況。回波損耗過大會引起信號反射、失真、串擾等。特別是對于千兆以太網來說,由于其是4對電纜同時雙向工作,所以對回波損耗要求更高。要進行回波損耗的 測量,只依靠示波器是不夠的,還需要用到矢量網絡分析儀(VNA)。有些以太網測試軟件 還提供了網絡分析儀的控制功能,可以用示波器的主機通過GPIB或網絡接口控制矢量網 絡儀完成回波損耗的測試,并對測試數據進行分析運算(比如換算到阻抗為85Ω或1152 時的反射情況),把測試結果添加到測試報告中。圖7.18是進行回波損耗測試時的 組網。江蘇以太網測試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