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冷裝置構成:蓄冷介質:要求:單位體積蓄冷量大、換熱能力強、過冷度小、腐蝕性毒性小、性質穩定;常用:水、冰、共晶鹽、氣體水合物等;載冷介質:要求:凝固點低于蓄冷介質、性質穩定、粘度低、腐蝕性毒性小;常用:乙二醇溶液、丙三醇溶液、水等;蓄冷介質與載冷介質分隔;要求:高導熱、抗腐蝕、能形變;常用:金屬、塑料、高分子材料或者沒有。常用蓄冷裝置分類:冰蓄冷特征:利用冰的融解潛熱,335KJ/Kg;蓄冷密度:0.02~0.025 m3/kWh;制冷機應提供-3~-7℃的溫度,它低于常規空調用制冷設備所提供的溫度(這意味著需要選用專門使用制冰機組或者雙工況(制冷+制冰)機組)。冰蓄冷技術的主要在于合理規劃系統運行機制,充分調動冷能貯存與釋放的能力,較大化節約能源。佛山冰球冰蓄冷案例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冰蓄冷技術有望在未來發展得更加成熟和普遍應用。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更加高效、環保的制冷選擇,將為各行各業帶來更多機遇和發展空間。蓄冷裝置特指實現冷量存入與放出的部件。譬如:蓄冰槽、蓄冷水罐。蓄冷裝置的特性直接決定蓄冷系統的性能。關鍵的蓄冷裝置特性包括:蓄冷密度:單位體積蓄冷量。蓄冷速率:單位時間能蓄存冷量與總蓄冷量的百分數。取冷速率:單位時間能取出剩余冷量的百分數。蓄冷冷源:除季節性蓄冷外,環境中缺少可無償獲取的自然冷源,因此,蓄冷冷量一般需要通過人工制冷設備(冷水機組、制冰機)獲得。廣西乳業冰蓄冷儲能冰蓄冷系統的冷卻循環流程中,關鍵點在于循環水的流速和壓力控制,確保系統正常工作。
運行策略與自動控制,運行策略,與常規空調系統不同,蓄冷系統可以通過制冷機組或蓄冷設備或兩者同時為建筑物供冷,用以確定在某一給定時刻,多少負荷是由制冷機組提供,多少負荷是由蓄冷設備供給的方法,即為系統的運行策略。蓄冷系統在設計過程中必須制定一個合適的運行策略,確定具體的控制策略,并詳細給出系統中的設備是應作調節還是周期性開停。對于部分蓄冷系統的運轉策略主要是解決每時段制冷設備之間的供冷負荷分配問題,以下為蓄冷系統通常選擇的幾種運行策略。
安全性,蓄冷空調系統,主要應用于商用大樓,特別是都市人口稠密的地區,其系統首先應考慮安全性。 通常蓄冷設備的維修量很小,如內融冰式、容器式、優態鹽式等.但對于冷媒盤管式系統,由于制冷劑在蓄冷設備內直接蒸發,蒸發面積很大,制冷劑需求量也很多,蓄冷設備的安全性與可靠性是十分重要的。而對于制冰滑落式,冰晶式蓄冷設備的機構維修問題應予以重視。使用壽命,通常常規空調系統的使用壽命 15—25年,同樣對于蓄冷設備的使用壽命也應加以限制,一般較少應有15年以上的使用壽命,以保證設備的可靠性。 例如,對于優態鹽式系統,其使用壽命周期應在相變次數3000次以上仍保持系統原有的名義蓄冷量和凈可利用蓄冷量。冰蓄冷可以充分利用夜間低谷廉價電力。
與傳統的制冷空調系統相比,冰蓄冷技術在許多方面具備獨特的優勢。一、實現快速放冷和瞬間冷卻,對于那些熱負荷波動非常大的場所來說,冰蓄冷技術通過儲存大量的冷能,并在短時間內釋放出大量的冷量,實現快速降溫和瞬間冷卻,可以滿足特殊工藝對溫度的嚴格要求。在食品飲料行業中,對于某些產品的加工和儲存需要臨近冰點的低溫環境,以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冰蓄冷能夠提供0~2℃臨近冰點的較低溫水,達到衛生標準要求。二、減少能耗和噪音,在傳統的制冷系統中,為了滿足制冷需求,通常需要大量的冷水流動和空氣循環,消耗大量的能源并產生噪音。而冰蓄冷技術通過在低負荷時儲存冷能,在高負荷時釋放冷能,可以提供較大的溫差供冷效果,減少了冷水流量和循環風量,從而有效降低了能耗和噪音水平。冰蓄冷系統的優勢在于對節能環保的貢獻,同時也能提高供暖、制冷、空調系統的效率。廣西乳業冰蓄冷儲能
冰蓄冷工藝流程中,制冷貯存可通過蓄冷槽、蓄冷罐等設備實現,釋放冷能則通過水冷卻循環實現。佛山冰球冰蓄冷案例
封裝冰蓄冷:將蓄冷介質封裝在球形或板形小容器內,并將許多此種小蓄冷容器密集地放置在密封罐或開式槽體內,從而形成封裝式蓄冰裝置。封裝冰冰槽結構:蓄冷時:低溫載冷劑從罐底流入,高溫載冷劑從罐頂流出;釋冷時:高溫載冷劑從灌頂流入,低溫載冷劑從罐底流出。封裝冰蓄冷及釋冷特點:蓄冷:蓄冷速度慢:冰的熱阻及內部自然對流熱阻大; 載冷劑平均水溫影響大。釋冷:出水溫度高,釋冷速率低; 需要載冷劑釋冷,出水溫度>5~7℃,一般替代常規冷源(而非低溫冷源)。佛山冰球冰蓄冷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