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冰漿蓄冷系統是利用水具有過冷的特性制取冰漿,而亞穩態的過冷水受到外界的干擾容易激發促品,在板式換熱器通道管道等地方結冰,導致發生“冰堵"的現象,所以動態冰漿蓄冷系統的設計、制作、工藝等要求較高,本文對動態冰漿蓄冷系統的設計作簡要的總結。制冰機內的主要部件有板式換熱器、防傳播器、冰漿發生器等。板式換熱器:動態冰漿蓄冷系統的制冰機對換熱器的要求比較高,要求工藝質量好、換熱效率高。板式換熱器的材質、工藝,換熱等條件比其他類型的換熱器好,是制冰機換熱設備比較的好選擇,但并不是所有的板式換熱器都適合,根據實驗的測試,片距小,角孔大的板式換熱器是較理想的選擇。案例分析表明,冰漿蓄冷技術具有普遍的適用性和良好的市場前景。吉林冰漿蓄冷
熱回收式冰漿蓄冷空調系統。在蓄冷運行模式時,制冷循環中的風冷冷凝器工作,二元溶液從蓄冷罐被泵送到冰晶發生器,產生的冰晶再輸送到蓄冷罐的底部,在蓄冷罐內冰晶聚集在其上部。供冷運行時,二元的冰漿溶液被送到中間換熱器,將冷量傳遞給來自末端機組的冷媒水:從中間換熱器返回的溫度較高的溶液被噴灑在罐內上部的冰晶上,冰晶溶化后,溶液溫度再下降。在熱回收運行模式時,風冷冷凝器不工作、水冷冷凝器開始工作,水冷冷凝器釋放的熱量傳遞給末端機組,適用于既需制冷又需制熱的多功能建筑。吉林蒸發式冰漿蓄冷儲能冰漿蓄冷系統主要由冰漿制備、儲存和釋冷三個環節構成。
冰漿蓄冷與盤管蓄冰相比的優缺點,答:主要優點:效率高:a、換熱條件好。冰漿是液液(水和乙二醇)交換,換熱的兩側都是傳熱較佳的紊流狀態。而盤管是液固液(乙二醇、冰和水)交換,有冰的熱阻,而且水側是靜止的,所以盤管蓄冰沒有很好的換熱條件。b、蒸發溫度高。制取冰漿時,主機乙二醇的溫度只需-3.5℃,而盤管需要-5℃~-7℃,效率高10%以上。綜合比較,冰漿系統效率至少高20%以上。例如,冰漿系統可以選用432RT的主機,而蓄冰量卻比盤管蓄冰所選500RT的主機更多。
冰漿蓄冷儲能系統由以下幾個主要組成部分構成:-制冷機組:用于將熱量從冷卻介質中抽取出來,以生成冰。-冰漿蓄冷裝置:用于將冰與水混合形成冰漿。-蓄熱裝置:用于儲存冰漿中的熱能。-冷卻系統:用于將冷卻介質中的熱量釋放到環境中。冰漿蓄冷儲能系統的工作過程如下:1.制冷機組將熱量從冷卻介質中抽取出來將其冷卻至0攝氏度以下,形成冰。2.冰與水混合形成冰漿,并通過管道輸送到蓄熱裝置中儲存。3.當需要釋放熱量時,冰漿從蓄熱裝置中流出,通過冷卻系統釋放熱量到環境中。4.一旦冰漿中的冰全部融化,儲能系統將停止工作。某建筑項目采用冰漿蓄冷空調系統,實現節能減排,提升居住舒適度。
冰漿蓄冷的技術優勢,冰蓄冷技術發展至今主要經歷了三個重要的發展階段。首先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冰球制冷方式,其次是90年代開始的盤管技術,2020年代后的第三代是冰漿的方式。宋文吉介紹稱,與現有蓄冷技術相比,冰漿具有成本低、制冰能效高、負荷響應速度快、占地面積小等突出優勢,國內自2010年開始興起,經歷十年發展,中國蓄冷儲能技術正在進入冰漿蓄冷時代。冰漿制取的基本原理,冰漿蓄冷充分利用水的過冷特性,在時間和空間上將換熱和相變解耦,做到“換熱時不相變,相變時不換熱”,由此大幅提高系統效率。冰漿蓄冷有助于減少碳排放,助力綠色發展。吉林蒸發式冰漿蓄冷儲能
冰漿蓄冷技術在農業領域,有助于降低農產品儲存和運輸過程中的損耗。吉林冰漿蓄冷
冰漿蓄冷的技術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蓄冷能效高:制冷劑蒸發溫度高,制冷機組COP大幅度提高,制冰能耗比冰球和盤管技術降低20%以上。2、放冷速度快:冰漿的比表面積是冰球和盤管的100倍以上,融冰速度快、負荷響應靈敏,可滿足任何建筑的負荷變動需求。動態響應特性好,可實現電力調峰的快速響應。3、占地面積小、易維護:蓄冰槽中無冰球和盤管,冰槽體積大幅度減小。冰漿具有流動性,對蓄冰槽形狀無特殊要求,可以利用現有的各種地下室、停車場、現有水槽等。4、投資回收期短:雖然蓄冷空調的初投資略高于普通空調,但運行費用卻大幅度降低,新增設備的投資回收期只需2-4年。以水為介質,安全可靠,維護成本低,使用壽命至少20年。吉林冰漿蓄冷